地球潮汐负荷影响与形变监测计算系统 ETideLoad4.0,致力于采用科学一致的地球物理模型和严格统一的数值标准,构造解析相容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算法,精确计算地面及固体地球外空间各种大地测量观测量及参数的多种潮汐/非潮汐影响,确定与精化全球或区域形变场及时变重力场,实现地表动力环境与地面稳定性变化的定量监测,以促进多种大地测量监测技术协同与多源异构大地测量深度融合。 重力场及大地水准面精化系统PALGrav4.0,主要用于地面、海洋及近地空间重力场数据处理,大地水准面外部各类场元多种性质地形影响精密计算,各类重力场积分正反算与解析延拓,稳态大地水准面精化,以及区域高程基准优化与应用计算等工作。 软件适合大地测量、地球物理、测绘科学、环境灾害、水文气象、卫星动力学、地震与地球动力学等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兼顾课堂教学、自学练习、应用计算与科学研究等多层次需要。用户可按需设计技术方案和操作流程,灵活组织有关功能模块,开展地球物理大地测量计算分析工作。 |
两套科学计算软件系统,都在Visual studio 2017 x64集成环境中,采用QT C++(界面)、Intel Fortran(核心功能模块)和mathGL C++(数据可视化)代码级混合编程技术研发。ETideLoad4.0包含50多个win64程序和600多个功能模块;PALGrav4.0包含40多个win64程序和近400个功能模块。
为方便课堂教学与自学练习,两套软件都配置了完整计算样例。每个程序样例目录下包括操作流程文件、输入输出数据文件和程序界面系列截图。完成全部样例练习后(ETideLoad4.0约5个工作日/PALGrav4.0约3个工作日),基本具备独立使用软件系统的能力。
(1)构造科学一致的地球物理模型、严格统一的数值标准和解析相容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算法,统一时空监测基准和参考历元,创建空天地海多种大地测量技术协同监测的数理基础环境。
(2)同类多源异构大地测量监测量时序,通过基本大地测量约束或联合测量平差方法(按需要附加监测基准参数),逐历元实现深度融合。
(3)多种类型监测量时间序列,通过物理大地测量、固体地球物理或环境地质动力学约束(按需要附加动力学参数),实现解析深度融合。
(4)通过重构多种监测技术、多源异构数据之间的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时空关联,同步提高时空监测分辨率,拓展时空监测范围,非富监测要素类型,揭示监测对象的地球物理结构和动力学特征。
2019-11-22
展现大地测量魅力之:多源地学数据深度融合与多种地球观测技术协同。2019年11月22日下午4时,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智“绘”讲堂暨博士生导师高端论坛第四期在J6楼251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期论坛邀请了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章传银研究
2020-07-06
2011年,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与大地测量数据处理中心联合,针对海岸带大地水准面精化技术难题,提出了较为完整的复杂多源重力场数据融合技术方案,并综合高度不同、交叉混叠、精度差异、分布不均的地面、航空、船载、卫星重力场及多种卫星测高数据(图1)...
2020-06-27
2010年,我国首次规模化海岛礁测绘技术试验在舟山市东极岛及周边海域开展。现场试验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浙江省测绘与地理信息局组织,来自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生产单位、海军部队和社会公司等19个单位160余位科技人员投入了攻关。
2020-07-01
在国家“863”计划资助下,2004年,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和中船重工第七一五研究所经过两年的联合攻关,成功研制开发了具有水下导航、定位、授时和工程放样一体化的我国首套水下GPS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2004年1月,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科技日...
2020-06-22
摘要:以拟合方差最小为准则,通过点质量法拟合船载重力测量数据,得到点质量大小、埋深等参数。回避点质量法数值求解的不稳定性问题,借鉴移去-恢复技术的思路,利用该参数计算船载重力测量点上的重力异常,并将其在测线上的重力异常中扣除,计算出船载重力... |